从整体艺术表现作用上,《渴望》的主题歌与剧情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则不同,它是放在整部电视剧前面的一个惊叹号,提点着全剧的精神气质。这首主题歌是从整部电视剧中提炼出来的精神核心,具有警世震慑的作用。
电视剧《四世同堂》海报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一部名著,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发生在平凡的人们身上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各色人物栩栩如生,京城风情平实可亲,情节发展跌荡起伏,情感表现细腻微妙又大气凛然,蕴涵着活生生的中华民族精魂。作曲家首先抓住大气凛然的民族精魂,又精妙地选择了京韵大鼓高亢粗砺的风格和具有苍凉、悲壮情调的曲牌素材,创作了当时惊世骇俗的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
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开篇,这样的一首主题歌的确惊醒了不少有心人。人们可能很难想象,把传统的曲艺品种京韵大鼓与庞大的交响乐队交会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但实践证明,正是这种非常规的创意产生了非常规的艺术效果。在浑厚、气势庞大的交响乐队的衬托下,骆玉笙老人悲壮高亢的一声“千里刀光影”,像一把利刃直刺青天,随着底下高悬低转的各种运腔,字字真切,腔腔涌动,最后一句“重整河山待后生”,铿锵有力地结束了全曲。这一创作不仅给予了我们很好的艺术感受,也启发了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多种思维。我们不能不说这个功劳首先归功于老舍,没有这个剧本的启发,很难会产生如此美妙的艺术构想。
相对电视剧来说,电影当中使用片头主题歌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像美国1952年的影片《正午》就使用了一首主题歌进行开场,并用它的旋律贯穿整部影片。而我们非常熟悉的影片《毕业生》也使用了片首主题歌,该歌曲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当中最经典的旋律之一。
|
|
|
|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7-19 20:40